書名副標:重組問題框架、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


最危險的,不是提出錯誤的答案,而是提出錯誤的問題 ;
最需要的,不是提出正確的答案,而是提出正確的問題。
彼得 · 杜拉克
Part 1 – 解決「對的問題」
引言: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?
第1章: 什麼是「重組問題框架」?
Part 2 – 如何重組問題框架
第2章: 為重組問題框架做準備
第3章: 為問題建立框架
第4章:跳出框架
第5章: 重新思考目標
第6章 :檢視亮點
第7章:照照鏡子
第8章: 以他人觀點思考
第9章:前進
Part 3 – 克服阻力
第10章:三項現實挑戰
第11章:有人抗拒改變框架,該怎麼辦?
結論:臨別一語
內容重點整理
引言: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
你抓對問題了嗎?
為了解決錯誤的問題,已經讓我們浪費多少時間、金錢、精力、甚至生命?
如果能夠增進「抓對問題」的能力,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?
「電梯太慢」的問題
本書有兩大中心思想:
設定問題框架的方式,會決定你想得出怎樣的解決方案。
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(也就是重組問題框架),可以幫助你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找個更好的問題來解決
面對困難問題時,先別急著找解決方案。
「問題解決」的過程會有什麼問題?
這群人怎麽會不知道「重組問題框架」的方法?
有85%的人表示自己的企業並不擅長重組問題框架。
第1章:什麼是「重組問題框架」?
在分析之外
願意試著解決問題的人,往往有著「樂觀」的基本特質。他們遇到困難時不會直接任命,相信一定還有更好的解方案,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它找出來。
想要真正成功,不僅要有前進的動力,還必須有能力找出對的問題方向。
這正是「重組問題框架」(以及這套方法的第一個步驟「建立框架」)的重點所在。
請務必注意,「重組問題框架」不等於「分析問題」。
我所謂的「分析」,是像有人會問「為什麼電梯這麼慢?」接著就去試著找出各種影響速度的因素。所謂的分析能力,指的是思考精確、有條理、注重細節、對數字敏感。
相較之下,重組「重組問題框架」」是一種更高階的認知活動。
想擁有強大的重組問題框架能力,重點不在於注意細節,而在於能夠看到全局、有能力從多個不同的觀點來思考。
「重組問題框架」不一定發生在整個流程的最初,也不該獨立於分析與解決問題之外。我們是在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逐漸增進對問題的了解。
企業家和設計師考者 (design thinker)會告訴你,一定要真正著手處理問題、實際測試自己的想法,才有可能得出問題真正的框架。
美國的流浪狗領養問題
從「管道」下手,而非廣告
另一種方法:動物保護介入計畫
深究框架、打破框架
「深究框架」:更深入探討原始的問題陳述
「打破框架」:完全跳脫原始的問題框架
科技上與心理上的突破
1.你能夠避免去解決「錯的問題」
2.你會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
3.你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
4.你能夠拓寬自己的職涯選項
5.你能夠協助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社會
章節重點回顧:
想有效解決問題,需要不斷循環重複三個步驟:
1.建立問題框架(以及重組框架)
2.分析問題
3.解決問題
想找出對某個問題的新觀點,有兩種方法:
1.深究框架
2.打破框架
一心只想快點解決問題的人,會在找到第一個可行方案時就感到心滿意足,
於是可能就此錯過其他充滿創意的解決方案。
解決問題的重點不一定都在於科技。
有時候無需找到新的科技,只要質疑自己過去所相信的概念,就有可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法。